说到这个技巧的时候,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很简单,每天都在和孩子说话啊,孩子在做什么我就说什么。但真的每次和孩子进行语言输入的时候都是具体地说出来的吗?我们看看下面几个场景。
情景一:穿衣服时,宝宝把手伸进袖子,妈妈:“诶——”
解析:妈妈虽然对孩子的动作进行了回馈,但这种叹词并不能让孩子理解发生了什么,妈妈要具体的说出来:“宝宝伸胳膊,伸伸伸,胳膊伸出来了。”让孩子建立起语言和动作的联系,在做的过程中不要忘了我们之前说过的先说后做。
情景二:宝宝在拼拼图,妈妈帮助宝宝:“把这个放这儿。”
解析: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用“这”“那”来代替具体的位置,究其原因,就是家长的语言输入不具体,我们可以说:“把有白云的拼图放到太阳旁边、放到图片最上面、放到左上角”。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,比如妈妈买菜回来,让孩子帮忙收拾,妈妈也要具体的说出来,把胡萝卜放桌子上面,把鱼放冰箱里面等等。在孩子理解了具体地点名称的基础上,我们再给孩子输入代词。
情景三:宝宝拿不到玩具:“帮帮我。”宝宝想吃东西:“帮帮我。”宝宝衣服湿了:“帮帮我。”
解析:虽然孩子有了主动表达的意识,但在所有场景中,一句“帮帮我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,这个问题想要解决就一定先要有家长具体的输入,在孩子有需求时,先肯定孩子:“妈妈听到宝宝说帮帮我,妈妈帮宝宝拿小熊。”在输入一段时间之后,妈妈可以要求孩子具体的说出来。
情景四:宝宝做对一件事之后,妈妈说:“宝宝棒!”
解析:一眼看上去这样鼓励孩子没什么不对,但仔细想想,我们鼓励孩子的目的是什么?是让孩子知道哪里好,继续保持并激发更大兴趣,那我们就要具体的鼓励孩子,比如做六音的时候,孩子听到了放下玩具,我们可以说:“宝宝听到了放下,真棒!”来强化孩子这种好的表现,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得到了鼓励,下次还要这样做。
您输入什么样的语言,孩子就会理解进而表达什么样的语言,我们在和孩子输入语言时,一定要具体的说出来,丰富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。 |